参考消息网8月3日报道据美国《科学新闻》双周刊网站8月1日报道,一项针对小鼠的研究显示,益生菌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对肠道有益。至少有一种通常被认为有益的肠道细菌可能会引来不受欢迎的“客人”。
研究人员7月21日在《微生物学》网络杂志上发表报告称,单剂嗜酸乳杆菌(一种天然存在于牛奶和酸奶中的常见益生菌)就可以使艰难梭菌更容易在近期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小鼠肠道中生存。相比之下,另一种名为加氏乳杆菌Lg-36的益生菌则能帮助小鼠抵御艰难梭菌感染。艰难梭菌是一种病原体,它在人们服用抗生素后可能引发严重的、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的腹泻。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马修·福利说,之所以选择研究这两种乳杆菌,是因为已知它们对肠道健康有益。他和同事原本预计,这两种益生菌抵御艰难梭菌的能力会有细微差异。但他们惊讶地发现,它们的作用“基本上截然相反”。
研究人员发现,加氏乳杆菌Lg-36拥有用于合成抗菌肽的额外基因副本,而抗菌肽能直接对抗艰难梭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鲁道夫·巴朗古说,并非所有加氏乳杆菌菌株都含有相同数量的抗菌肽基因,这表明菌株的具体种类至关重要。
加氏乳杆菌Lg-36还能促进鼠杆状菌科细菌的生长。鼠杆状菌科细菌会争夺艰难梭菌喜爱的食物,从而有效地“饿死”竞争对手。相反,嗜酸乳杆菌可能无意中为这种病原体提供了养分,因为它会将蛋白质分解成艰难梭菌生长所需的氨基酸。
研究人员发现,即便加氏乳杆菌Lg-36已被排出小鼠肠道,其产生的间接影响仍会持续很长时间。巴朗古说,即使是肠道中暂时存在的细菌也能留下持久印记,而这一点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该研究团队尚未测试多种乳杆菌的混合物。这类混合物与人们可能购买的益生菌产品类似。研究人员还说,小鼠实验的结果可能无法直接适用于人类。巴朗古称,贴着益生菌标签的菌株可能有不同的表现,这取决于人类个体的健康状况、益生菌产品中不同细菌的具体占比,以及人体肠道中已有的微生物。巴朗古说:“并非所有益生菌都一样,并非所有疾病都一样……并非所有结果都一样。”(编译/朱捷)
发布于:北京市炒股配资平台大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