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突然关闭波白边境,让90%的中欧班列陷入停滞,背后真的是安全担忧,还是大国博弈的一步棋? 王毅外长亲赴华沙磋商,刚刚达成的共识为何在几小时内就被推翻? 这场国际棋局中,波兰究竟是谁的马前卒?
波兰政府以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西方-2025”联合军演及无人机越界事件为由,自9月12日起无限期关闭所有波白边境口岸。 这一决定直接导致中欧班列主干线——波兰马拉舍维奇口岸陷入停摆。 根据欧洲铁路货运协会的估算,约300列满载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光伏组件等货物的列车滞留白俄罗斯,供应链综合成本上涨逾15%。
令人困惑的是,就在9月15日,中国外长王毅访问波兰,与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外长西科尔斯基会面,双方就“共同保障中欧班列畅通”达成明确共识,并写入了官方文件。 然而短短数日后,波兰便毫无信誉可言地推翻了这一共识,拒绝恢复中欧班列通行。
展开剩余68%波兰地处欧洲中部,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在中欧贸易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约90%的中欧班列都通过波兰进入欧洲,98%的班列需要在波兰境内换装。 波兰的这一突然举措,犹如在繁忙的交通要道上设置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卡,直接导致了中欧班列几乎全线停摆。
观察人士指出,波兰此举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动机。 一方面,波兰试图通过封锁中欧班列,迫使中国在俄乌问题上向俄方施压。 在与王毅会谈时,波兰外长就曾将边境安全与中欧班列通行捆绑。 另一方面,波兰作为北约东翼国家,想借此展示对俄白的强硬态度,巩固自己在北约内部的地位,获取更多军事和政治支持。
波兰与美国近年来关系异常紧密。 波兰不仅大量购买美国军事装备,还欢迎美国在波兰建立永久性军事基地。 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波兰是欧洲最亲美的国家之一,79%的波兰受访民众支持美国。
美国近期多次向欧盟施压,要求通过对中俄加税、制裁、物流封锁等手段切断中俄合作,甚至试图借中欧班列问题逼迫中国在俄乌冲突中让步。 波兰作为美国在欧盟的“马前卒”,主动承接了这一“任务”,希望通过卡断中欧班列,向中俄施加政治压力。
波兰的这种做法是短视的。 中欧班列不仅是中欧双方共同受益的合作项目,波兰自身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经济红利。
中欧班列每年拉动波兰过境费就好几亿欧元。
欧盟供应链监测中心发出预警,中欧贸易额中高达250亿欧元的陆路通道贸易可能被冻结。 欧洲商会警告说,欧洲的供应链成本将上涨至少15%。 这些货物不仅关系到众多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也影响着欧洲市场的供应稳定。
面对波兰拒绝恢复中欧班列的困境,中国迅速调整策略,积极探索新的贸易通道。 9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愿意同俄罗斯等北冰洋沿岸国家以及其他感兴趣的国家,在北极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领域深化国际合作。 同时,宁波港也在筹备货轮试航,计划于9月20日开启经北方海路的新航线。
波兰政府似乎忘了,中欧班列不仅是中国的贸易通道,更是波兰获取经济红利的关键。 波兰为了一时的地缘政治利益,而牺牲中欧班列的正常运行,最终受损的将是波兰自身的经济和国际形象。 这种试图通过制造危机来获取利益的做法,也不符合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不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美军在波兰是否享有治外法权则是舆论关注的另一个话题。 波兰国防部长布瓦什恰克声称,美军不享受治外法权,波兰将有权对美军士兵在执行公务以外的刑事犯罪行为行使司法管辖权。 但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政府不提供“免费午餐”,而是尽可能地向盟友榨取“保护费”。 这次在波兰设立军事基地,美国希望波方能够分摊更多费用。
波兰虽然在美国和北约面前表现得十分忠诚,但历史经验表明,美国并不是能让波兰靠得住的盟友。 二战结束后划分欧洲国界时,美国就曾经把波兰作为交易的筹码。 近年来,美国对盟友“薅羊毛”“下黑手”的例子比比皆是。 美国从来只希望盟友冲到前台、为美国“火中取栗”,不会与盟友“同舟共济”,更不会为其“两肋插刀”。
对于波兰来说,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否则,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美国对波兰失去扶持兴趣,那时的波兰又该何去何从? 波兰政府是否考虑过,为其保守估计需要为此付出的巨额开支?
热问计划
发布于:上海市炒股配资平台大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