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一位患者因为生气后感到胸部不适,检查发现右肺有结节。没想到到了2月份,又一次情绪波动后,竟然出现右胸痛,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肺癌。随后立即开始化疗,可是完成4期化疗后,身体却出现了严重不适,特别是贫血让整个人虚弱不堪。
现在面临一个难题:进食很差,虽然输血后状态稍有好转,但第五次化疗还要不要继续?
化疗不是必答题,而是选择题
在癌症治疗中,化疗确实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院长指出,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如果时机选择不当,本该救命的化疗反而可能伤害身体,导致弊大于利。
展开剩余61%袁院长曾接诊过一位患者,他直接问:“化疗后感觉怎么样?”患者实话实说:“缓不过来,吃不下,没力气。”令人深思的是,这位患者还是在配合中药治疗的情况下,都差点扛不住化疗的副作用。
患者的身体会说话
袁希福院长对此有深刻见解:“我们不是反对化疗,关键是要判断继续化疗是否合适。”很多家属坚持让患者继续化疗,初衷当然是为了病人好,但判断治疗方式的好坏,最终还是要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
治疗不能以打垮身体为代价。患者能否承受住后续治疗,他们自己的身体感受往往最直观、最真实。
化疗对某些癌症效果有限
袁院长在长期临床观察中发现,对于鳞癌、腺癌这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敏感度并不高。很多时候出现这样的情况:“治疗期间肿瘤缩小,一停止就反弹,再做再缩小,不做又反复”。直到患者身体撑不住了,治疗也就不得不停止。结果常常是“肿瘤确实缩小了,但生命并没有真正延长”。
化疗应该是“试用”,不是“必用”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化疗呢?袁希福院长打了个比方:化疗好比“挨打”,越做副作用越大。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前面先做两、三期看看效果,如果有效且身体能扛住,就继续;如果不行,就该停下来。
身体状态比肿瘤大小更重要
在关注肿瘤缩小的同时,更要重视身体状态的维护。中西医都认可一个理念:只有把身体调理到良好状态,才能真正降低肿瘤复发风险。
那些潜藏在身体各处、甚至血液中的癌细胞,如果能够通过身体康复来提高免疫力,就能被自身强大的免疫功能吞噬清除。这才是治本之策。
面对第五次化疗,患者和家属需要冷静思考:是继续冒着身体垮掉的风险强行治疗,还是调整策略,先把身体养好?这个决定很艰难,但答案可能就写在患者自己的身体反应里。
发布于:河南省炒股配资平台大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